学研

ACADEMIC

学研

ACADEMIC

高校师生共读东方学 探讨中国形象的当代塑造
2020-12-02

扫码关注

分享:

2020年10月11日上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举办了第81期“传播与网络”读书会活动。读书会在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共计60位师生共同阅读和探讨《东方学》一书。

在读书会活动的开始,主持人唐玮伟首先对《东方学》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爱德华·萨义德的生平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阐述了在当下阅读《东方学》的现实意义——加深对于国际环境的理解,思考对外传播的现实困境,探讨国家形象的当代塑造。

接着,三位研究生朱怡、郭谨宁、庄晓对《东方学》的具体章节内容进行了阅读分享。朱怡从历史缘起、历史发展、政治联系的角度勾勒出“东方学的范围”,阐述了“东方学”与“殖民主义”的密切联系,分享了书中的核心观点:东方是西方想象与建构的产物。郭谨宁介绍了“东方学”作为一个学科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对一些东方学家用以表述东方的方式进行了描述。庄晓介绍了东方学研究从英法向美国的转移,对20世纪美国东方学研究进行了分析。

随后,参与读书会的同学们开始畅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针对东方学的历史与发展、东方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中国的对外传播与形象塑造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研究生巴鑫禹从批判性反思的角度出发,引用了葛兰西的观点:批判性反思的出发点是认识到你到底是谁,认识到“认识你自己”也是一种历史过程的产物。巴鑫禹认为此前的跨文化传播注重的是研究“他者”,而我们在讲中国故事时也需要先做好中国的历史分析,认识到“我是谁”。

在老师的分享点评环节中,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副总编辑张垒指出,要从《东方学》等经典作品中获取启发和思路,从而为现实困境寻找解决路径。在谈到为何要在当下阅读《东方学》时,张垒提到三个原因,一是理解国家形象难以树立背后的结构性因素,二是跳出自身、从更广阔的视角观察中国与世界,三是知识除魅、理解知识与权力结构的关系。张垒认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牵涉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这不仅是中西方竞争的重要方面,还关系到西方的自我认同及其对于安全感的渴求,更是一种权力的再结构与再分配。因此,中国的对外传播道阻且长,仅仅依靠宣传部门来打破西方的文化霸权与控制是不够的,还要从学术研究上落脚,先充分了解再着力改变。

进入到交流互动环节,针对同学提出的“疫情期间中国形象塑造”的问题,张垒用新华社在推特上发布并迅速走红的《病毒往事》作为例子加以阐释。他认为应该将了解外国受众的人加入到对外传播的过程中,用他们熟悉的方式发声,拉近心理距离,从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回答“讲中国故事的无力感”这一问题时,张垒认为“我们无需过分悲观”,西方的优势也是经过数百年才建立起来的,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我们要通过对外传递事实慢慢地进行改变。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苏俊斌与张垒一同探讨了《东方学》与另一相关著作《制造共识》的关系,张垒认为《制造共识》是实践层面的“东方学”,二者结合阅读更能加深对于“东方学”的理解。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聂鑫用一系列生动的例子,从个体的角度解读“东方学”。她认为人对于陌生事物的刻板印象不可避免,普通人能做的事情是通过现实生活中具体个体的接触与交往逐步消解刻板印象。在“全民外交”到来的时代,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主动性,人人参与到“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来。

与经典对话,思考当下现实,线上线下的同学们和老师们热烈交流着阅读的感悟,在思想的碰撞中2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本次读书会对《东方学》的阅读加深了同学们对于“西方如何看待东方”这一问题的理解,同时对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正如与会的嘉宾张垒所言,读经典文献是为了寻找当今中国的现实回声,解答现实迷思,以更多元和广阔的视角观察中国与世界。

 

唐玮伟

来源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分享: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