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

ACADEMIC

学研

ACADEMIC

讲座回顾 | 张涛甫:传播结构变动中的新闻业及其未来走向
2021-11-22

扫码关注

分享:

10月28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2021年名家讲坛暨第51场知名学者学术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党委书记、《新闻大学》主编张涛甫教授担任主讲人,他以“传播结构变动中的新闻业及其未来走向”为题,阐发了对“新闻业与社会结构、传播技术、传播结构之间的关系”“新传播革命对社会结构、传播结构以及新闻业的冲击”和“未来新闻业可能性的发展趋势”三个问题的思考。本场讲座由传播学院副院长陈虹教授主持,百余位研究生在线参与。

线上会议截图

图中人物:张涛甫教授

张涛甫教授首先分析了传播结构中的现代新闻业。他指出,新闻业的发育是在传播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中完成的。在这个长期演化过程中,新闻业的传播结构渐渐从开放走向闭合,成为制度化的职业系统。现代新闻业以其信息生产和传播功能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行业内高度自治,同时因其关涉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故其社会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张涛甫教授从新闻专业教育的发展、行业协会建立、新闻媒体组织的定型化以及新闻职业化的刚性约束等方面,对现代新闻业的职业化努力进行了梳理、述评。

讲座内容截图

接着,张涛甫教授阐发了对新传播技术革命的认识。他认为,新传播技术革命是“元技术”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元技术”是指在诸多信息传播技术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起奠基作用的技术形态。新传播技术革命有五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去物质化,即克服传统交往空间对于实在性和物理空间性的依赖;二是数字化,诸如VR、AR等数字技术不再是模拟的技术,可以创造虚构的空间,更具有能动性和建构性;三是个体化和社会化,数字技术释放了人的个体活性,个体可以从社会关系网络中解脱出来,利用数字空间重新缔结新的社会关系;四是图像化和视频化,信息传播活动实现了从文字到图像的转变,社会、世界成为图像化的存在,新传播技术借助图像符号,建构了诸多拟现实的场景;五是复杂性,新传播技术赋予了人们建构复杂社会角色的可能,颠覆了传播社会语境下的关系结构,群体传播所蕴含的复杂性超越了传统社会科学理论的解释边界。

讲座内容截图

张涛甫教授接着梳理了新传播技术革命对新闻业的影响。他认为“元技术”革命导致了新闻业与社会系统的深度联结,也导致了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新闻业自身的“液化”及其边界的弱化。媒体的平台化、平台的媒体化在当今愈发显现,二者双向渗透、相互形塑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化媒体经过互联网的赋能,以新媒体平台为基础迅速崛起,新式传播过程中传受边界变得模糊,新闻内容的社交化成为新趋势。在此基础上,张涛甫教授进一步梳理了新闻业在新传播技术革命下的今昔之变,他指出如今的新闻业边界模糊,内容生产高度泛化,内容生产主体除了传统媒体外,还包括平台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公众号等,这造成了一定的内容生产乱象,例如追求“眼球经济”、全方位迎合受众中低端偏好、流量恶性竞争等问题,新媒体整体下沉,传统主流媒体游戏规则在新媒介技术革命的冲击下被深度改写。

讲座内容截图

讲座最后,张涛甫教授对新闻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他认为传统新闻业因“元技术”革命面临危机,其引以为傲的传播技术及其技术装置难以在未来的新闻传播活动中继续保持优势,新的传播格局渐趋成型。张涛甫教授提出,从全球新闻业的现实状况来看,一种建立在技术的“人性化”“智能化”以及人的“技术化”“媒体化”基础之上的新闻业新业态——杂合体新闻业正在兴起,“联结”“开放”“过程性”将成为未来新闻活动的显著特征。

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分享: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