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

ACADEMIC

学研

ACADEMIC

学生新闻采写 | 四平街道1028弄:旧邻里到新社区
2021-11-22

扫码关注

分享:

按语

本学期,20级本科新闻和19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2021年9月由陈红梅老师主讲。国庆节后,同学们进行新闻采写综合练习,陆续提交课程作业。经补充采访修改完善后,任课老师将挑选一部分优秀作业,不定期刊发。


        2021年11月2日下午四点,杨浦区四平街1028弄的社区睦邻中心里,几十年的老住户们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话家常、打扑克,也有的伴着怀旧音乐跳一支交谊舞。

        街对面同济大学和四平街道办联合创设的阿斯顿马丁创新空间、“NICE 2035“未来百货、“好公社”设计实验室,一家挨着一家。

        中间仅有5米宽的柏油马路好像隔开了两代人和两个文化体系。

        这里是城市化和社区更新中剥落的过渡段:一个看向未来的社区里,住着留在过去的人。

变化的五年

        四平街道1028弄,是上海杨浦区鞍山五村中一条长百米,宽五米的街道。2017年前,它和四平社区其他的街道一样缺乏环境治理,五层高的居民楼一楼挤满了面店、杂货铺、洗衣店、书店等小商贩。这样的情景持续到2017年,一个被命名为“空间创生行动”的项目彻底改变了这条弄堂的命运。

        2017年7月6号,是魏国祥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那天同济大学设计学院和四平街道的代表找到他,希望他为了美化街道把自己150平米的店面租给同济作设计创意屋。

        自2015年起,同济大学与杨浦区四平街道共同启动“四平空间创生活动”,希望通过创意设计实现社区从空间到内容的升级更新,“这个项目选中了1028弄”,魏国祥说。而1028弄原有其他店面的租借合同大多没有到期,街道希望以补偿金的方式清退原有商家,通过学校重新设计形成面向2035生活方式的“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

        同济大学官方网站中介绍了有关四平1028弄的设计初衷,“NICE 2035,N是Neighborhood,是邻里或者是社区,I是Innovation,是创新,C是Creativity,是创意,E是Entrepreneurial……所有的社区居民成为了创新者而不是创新的被动接受者。”在此理念下,同济大学对单行道进行全新设计,引进一批更加具有创新性的实验室。

(社区更新后位于1028弄的“好公社“设计实验室)

        今年9月,上海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四平社区作为主要展场亮相。五年过去,四平街道1028弄从“脏乱差”变成了“网红”点。一整排的小店被合并重整,规划出带有未来生活概念的创意空间,并且吸引了知名品牌阿斯顿马丁设计室、海尔食物实验室的入驻。街道两边,每隔70cm错落排列着彩色球体作为装饰。黑白图案的街头涂鸦墙矗立在方方正正的店面和菜场之间,挡住了背后仅剩的老旧烟店。十盏微型投影灯衔接在沿街店铺顶部,傍晚六点天黑后,它们会在地上投下以居民社区生活为依据的十段诗句。住在这里的人都感受到,高校资源以一种年轻的力量参与到社区文化生态建设中。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街道的墙绘作品)

        但魏国祥对此并不满意。五年前,为了街道更新,他选择把自己的书店和面馆长久关闭。五年后,这位1964年就搬进四平的老居民,面对街区增加的彩色球体地标、黑白抽象墙绘和整排的设计师门店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些有什么好的,对居民又有什么用?”

邻里烟火气

        生活在四平社区的人很多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在这个常住人口约10万人的辖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33.78%。

        “要说变化,变化可太大了。”在四平生活了近60年的沈爷爷说。他说的变化,是这条老街2017年至2021年的变化,也是社区五十年的变化。

        1952年,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建造工房,人们俗称的“两万户”就是指这个时期修建的两万套住房。在此背景下,1953年鞍山新村成为上海汽车一厂职工居住的工人新村。

        计划经济下单位制和居住方式具有协调性,每层居民共用有四个煤气灶台的厨房,两个抽水马桶的厕所和一个水龙头的洗澡间。“包饺子、包馄炖,都会给相邻人家端一碗,蛮好相的。”魏国祥回忆。

        工厂消失了,但居住在四平的老居民们仍然怀念那个关系密切的开放式邻里,怀念充满烟火气的熟人社会。“从前这里的菜饭店还没关的时候,十点过就有人陆陆续续来吃饭了,热闹得不得了,现在不行了。”这是很多居民反对街道新规划的理由之一。他们理想中的社区,与生活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一个好的社区要老有所乐,大家能玩一玩才蛮好的。”社区更新后,睦邻中心成为了老年人聚集的唯一选择,外面的街道因此更加冷清。

        阜新路社区睦邻中心位于1028弄33号甲,与街道对面的2035未来生活空间属于同期规划。工作人员介绍, 自2017年10月建成后,社区睦邻中心内设阅览室、歌舞室、棋牌室等供老年人日常休闲娱乐的地方。“睦邻中心实话实说挺不错,人员也很好的。”几位正在打扑克的老人给予了好评。下午四点,和外面行人不多的街道相反,睦邻中心里几十年的老住户们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话家常、打扑克,也有的伴着怀旧音乐跳一支交谊舞。

(位于1028弄33号甲的阜新路社区睦邻中心)

        共同的记忆点构成人们对于社区功能同样的期望。在社区最近举行的“诗歌单行道”活动中,王衍写出了自己的童年,他记忆里的社区文化,是“60年代导弹危机,简易的防空洞入口是一个半人高的台子,我们在中间放一排砖头打乒乓球。”相似的是,当四位社区居民围在一起谈论社区规划时,他们首先提到的是再修几个乒乓球台。“还要维修坏了的椅子,现在老人不敢坐,都怕摔跤。”在他们看来,社区更新最重要的是更换陈旧的基础设施。

        而1028弄新增的“2035未来生活空间”并没有被多数老年人划进基础设施的范围内。“他那边干什么的,我们不知道。”居民轻易不会入门,“只是看看”的态度是他们面对街道新店面普遍存在的心理表现。


(图为同济大学联合CREATER创邑打造的“未来生活原型实验室”)

复杂的社区共识

        尽管更强的获得感是四平社区居民一致的关心,但人们对于社区建设的评判标准显然有所不同。

        “站在百姓角度讲,这里比过去还差一点,之前这条街都是小商店的,以前小区里能干的事情,现在要到外面去了。”同样是社区老居民的唐先生指着“NICE2035”中心的未来百货有些无奈,“我们熟悉的百货都是有人出来引客,这些店铺冷冷清清不接近老百姓的,我们也不知道里面具体是干什么。”“不方便”,“不接地气”是他对新社区街道的直观感受。

        与此相对的,居民中也有其他声音。“我觉得外面的新店面是挺好的,街道美观、整洁多了,”一位老太太这样评价。因为从前的街道遍布饭店餐馆,显得脏乱且气味难闻。相较于现代性气息的店面,她更不喜欢的是那一面黑白的涂鸦墙,这面长度近于占据街道三分之一的大尺幅墙绘,主色调为黑白,风格偏夸张和抽象,晾晒的衣服、葱油拌面和长劲鹿、猫头鹰混杂在一起。“黑不溜秋的,不好看,我们老人不习惯。”在她看来,“社区里不比大街”,街坊需要的是活络的文化。

        “就像是一个隔离带,传统小市民的和现代文化的阶梯层隔在这里。”社区里负责文娱的唐先生道出了社区规划的代际矛盾。

        新旧居民的流动更替一直是四平社区的现实。60年代到80年代,这里的住户越来越多,房屋从三层变成五层。一层一层,叠高的不只是楼房,也是时代的潮声。更多外来打工的年轻人进入了四平。住在公交新村169弄的王女士见证了1028弄“变身“的全过程,处于四平社区平均年龄之下的她,对现代文化展现了更为包容的态度。“这种现代壁画很好看,翻新之后整个街道更加干净整洁了。”但她的关注点不仅在此。“过去这条街挤满了小店铺,之前的五金店甚至发生过火灾。”在她看来,安全性也是社区更新的重要理由。“所以现在肯定是比以前好。”

        因为搬迁、离世,四平的老人正在越来越少,但他们仍然是一天中留在社区最长时间的群体。显然,这些老人们还没有做好面对“后浪”文化的心理准备。更符合年轻人文化审美和社交距离的设计门店,在他们眼中,并不如从前的小商小贩亲近。至少,多位居民、杂货店的老板同时表示,店铺新老交替后,这里不如以前热闹了。

        “但这样的社区规划不能怪谁,市民角度和城市发展角度是无法完全契合的。”唐先生认为社区共识的复杂性很难找到突破口,“对于老人来说,年轻人多,外地人多,形成了不同的台阶,大家的交流也少了。”

利益方

        有关未来生活社区打造的得失,居民们意见不一,但对于同济大学而言,利益却是清晰的。

        2021年9月22日,同济大学教授娄永琪在《后疫情视角的社区营造》的演讲中把四平路1028弄作为案例,“同济大学先后在这里建立了FabLab、创客实验室、声音实验室、同济安吉尔水未来实验室等,并由此展开系列数据驱动研究,其研究成果登上了MIT媒体实验室官网……2019年更多年轻人在这里上班,对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来说,近60%的空间已经不在学院内部了。”另外娄永琪提到,疫情时代下,由于出差而按照学校防疫要求两周无法进校的老师将可以在“NICE2035”实验室继续科研。

        同济大学参与四平街道更新的另一个附加值,是让同济荣誉教授Aldo Cibic,这位孟菲斯运动的创始人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网红。2020年10月Aldo回到中国,住进了的“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的“好公社”中。他34平米却兼具居住、工作、创意功能的意式小屋成为了媒体广为报道的住宅项目。

        这场模糊学校和社区边界的社区建设项目,使得同济大学成功实现了一个充分利用大学知识溢出效益的典型,学校、教授和学生们不同程度地从中获益。

        而利益的另一端——居民的需求,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规划视野中,与未来生活的打造可以相互兼容。“我们在四平路1028弄将整条弄堂结合社区需求,打造为一个面向2035年生活方式的未来生活原型实验室集群,在满足当地需求的同时,转化大学的研究创新,推动创新创业。”娄永琪介绍了这一项目的合理性。多份设计方案和论文材料中,同济大学都强调了居民的主导参与性。

        在这个同济大学占一平方公里的四平街道辖区,1028弄只是 “空间创生行动”中的一角。 此前他们已经完成了“口袋花园”、“邻里楼道空间再设计”、“电话亭改造”等众多社区更新项目。据了解,关于赤峰路段的升级改造计划已经启动,这将是四平路1028弄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的升级版。

        无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四平路社区建设正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它急于革故鼎新,却因此引发争议,有时产生隔阂,又孕育着创造的希望。四平的下一个五年,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需要在多元共存的社区语境下,继续寻找代际融合和文化更新的平衡点,在新与旧的碰撞与融合中发现真正适合四平社区发展的未来。

        四平街1028弄的两个时间轴仍在延续。它代表着代际过渡段中不可避免的隐痛。但事情也在发生一些变化。最近傍晚六点后,十盏投影灯会在街道的地上投射下居民自己写的诗歌,沈爷爷会停下脚步认真读上几首。或许这条背街小巷的过去与未来,最终会在理解与人们的驻足中得以消融。

(傍晚六点,四平居民停下脚步阅读街道投影的诗歌)

采写 | 20新闻 刘艺 周阳雨


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分享: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