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INDUSTRY

行业

INDUSTRY

电视剧、网络剧:逢"百年变局" 迎机遇挑战
2020-11-17

扫码关注

分享:
原标题:电视剧、网络剧:逢“百年变局” 迎机遇挑战

2020年注定是中国电视剧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四五”的谋篇布局之年,是脱贫攻坚事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这一年,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重点工作除了抗疫、防疫,还有复工复产、优化调整,2020年呈现出了鲜明的年度烙印。

减量提质,深化供给侧改革

●强化主题性创作指导和排播调度

●提高剧集创作质量依然是管理部门重点工作

●积极推动超高清视频体系建设

为了让观众获得精神文化享受,促进影视产业繁荣发展,全国广电管理机构在促进行业复工复产中做了大量探索性、前所未有的推动工作。优化审批,开通绿色通道,包括为保障经营生产提供了一些直接的经济资助和支持,也调动了一些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来帮助行业尽快复工。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情况下,影视创作人员怀揣着高度的责任心,在极短的时间内创作了一系列跟抗疫题材相关的作品,包括好几部在互联网平台上引起巨大反响的抗疫题材纪录片,如《中国医生》,这体现了中国影视人的创作反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与此同时,强化了主题性创作指导和排播调度。管理部门对影视创作主题性的规划和引导,以及创作端到排播的调度,相比过去都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完整,引导更加清晰。过去只有电视排播,现在还有互联网平台上的排播,包括上线剧目的确定、上线的时间、上线的数量等都有越来越细致的调度。对投放时间、预计效果,包括投放规模、投放数量、投放时长等都有许多细致考量。为了引导未来剧集的创作生产,有关机构设立了重大题材项目库,集中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新时期和新时代以来的重大现实题材。

提高剧集创作的质量依然是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有关管理部门倡导“限集令”,希望剧作不超过40集,提倡短剧集,主要原因是防止“注水”,尽可能用精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两年有一些制作精良的作品,由于注水让观众满意度下降。这个倡导性要求更重要的不是“限集”,而是通过对规模的控制,使作品更加精致。

管理部门对技术变化体现出前瞻性和敏感性,积极推动超高清视频体系建设。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颁布了一系列标准和规定,既有体系性指导,也有针对网络传输、节目制作,甚至对清晰度要求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出台,代表着标准要走到整个产业发展的前端,使产业在将来的发展中有标准可依。

中国的广播影视和互联网行业由于快速发展,过去呈现出高度分散的态势,使得效益不向优质内容集中,影响了行业的良性循环。2020年,备案与发行情况较2019年同期有所下降,虽然投放剧的总量减少,但是头部剧对用户的吸引力有所增加。网络和电视节目的收视及点击整体向好。2019年上半年分账剧的有效播放只有24亿,但是2020年至今已达到了33亿,13部分账剧的有效播放达到1―3亿的规模。明显增长的原因是剧集的头部规模扩大。过去,电视剧和网络剧的发展均呈现“金字塔”形态,塔尖很小,但现在头部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一个“梯型”。顶端作品数量增多,与基数的差距逐渐缩小,观众的关注度越来越向优质节目聚集,资源也在向优质内容集中,集中度的提升使优质节目获得更好回报的同时,也让行业有动力生产更好的优质节目。

从题材上讲,经过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提倡,也由于观众观赏趣味的改变,当代作品这些年始终居于首位。近代题材和古代题材跟过去相比都有明显减少,IP改编剧数量重新增多。前两年由于缺乏严肃的创作态度,不少公司以为依赖大IP加流量明星的组合就能打造爆款,从而不去深耕内容和质量,受到了观众和用户的批评。在减量提质的大前提下,这两年非常优秀且有良好黏合度的作品绝大部分来自于IP,包括《大江大河》《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隐秘的角落》等。IP+影视不应该是相互消耗,恰恰应该相互得益,这个优势已重新显现出来。

5G到来,科技与影视共生

●4K化是大势所趋

●沉浸性重视程度加深

●网络视听内容互动性或增强

5G时代科技与影视共融共生,超高清、沉浸性、虚拟、云、互动是关键词。随着技术的升级,4K化必然是大势所趋,而且将来在节目资源的供给、积累方面,都要为超高清化做准备。否则之前有一些节目是按照标清标准拍的,但在高清化之后,就完全不能满足播出的技术需求。同样,在4K化以后,如果节目不预备提前量,将来就很可能满足不了未来传播载体的客户需求。特别是4K,很大程度上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传输,它会直接影响影视和网络视频节目的视听系统,在前端也会影响到设备系统和制作系统。它对于创作美学,甚至对表演、对所有美术上的要求都会不同。

沉浸性也开始受到重视。无论是VR还是AR、MR,实际上都是用虚拟方式制造的现实。它的核心就是创造沉浸感,借助所有技术升级,把用户感受作为目标和目的。为支持这些目标,行业有很多技术上的变化,这几年的头部剧集,虚拟合成部分的占比越来越高,有的影视作品甚至70%―80%都需要虚拟合成。对于电视节目和网络视听节目来讲,今后也需要大量虚拟现实来帮助最终的呈现和完成。最近各个产业园区都在完成云升级,随着5G时代的到来,影视制作的上传、分工、多点协作方式可能通过“云”来完成,所以,未来服务性的“云”会给整个影视的创作生产方式带来巨大影响。

5G时代的到来,也会增强网络视听内容互动的可能性。会有越来越多互动形式的新样态、新产品,成为对主流影视剧的新的补充和扩展。

台网联动,放大剧集传播力

●越来越多作品将关注社会不同群体

●不是所有的剧集都必须“破圈”

●短视频营销成为常规长剧的营销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焦虑和改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女性题材的作品。今年以来,以《三十而已》等为代表的女性题材作品不仅得到了女性关注,也得到了男性及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这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产物。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去关注社会当中不同的群体,包括他们的心理及成长,会通过剧目引起全社会对这些不同群体的讨论和关注。

由于悬疑剧、女性剧增多,2020年还有一个特殊点就是互联网平台越来越多地推出“平台剧场”。推出这一剧场形式的意义在于推动创作生产类型化,让影视公司和观众知道平台有何种类型的剧场,因此,会有针对性地生产相关的类型和题材。同时,为作品的创作生产提供引导,反过来平台又在培养观众和用户。这是未来互联网环境下,剧集发展重要的一部分。剧场化是把作品的生产和平台用户的培养结合起来,从经营上讲,给广告商提供了一种方式,广告商会知道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提供给什么样的用户,对广告在平台的投放也会更加准确。所以,剧场化是互联网在市场细分、产品细分、用户细分当中的一种选择。

“破圈”的头部内容,网台之间有较大的共性,而剧场化、类型化的分众内容,则体现了互联网传播的特性。因此,不是所有的剧集都必须“破圈”,找准题材、找准定位、找准观众,分众化传播为剧集题材、风格、样式、形态的多样化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和更开阔的空间。

从播出形式上来讲,“先台后网”“先网后台”“台网同步”3种播出形态依然存在,而且,“先网后台”的作品这些年明显增加。但是,今年以来也有两个重要的改变:

其一,电视与互联网产生越来越多的互动。过去网台之间更多是竞争关系,台网互相之间抢独播、抢首播。但是现在,台网之间有越来越多的密切合作,因为电视台的播出会使得一个剧在互联网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而互联网的播出使得电视台所播出的剧目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度。

其二,网络在播出方式上发生改变的同时,营销方式也在发生改变。目前,有各种各样的网台联动的方式,如台网同步播出时,会有通过先期投放或通过付费方式去抢先看大结局的选择,或者有的是台网半同步的状态。台网都在寻找最佳的方式,一方面让彼此的商业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也使得观众的观看方式更加多样化。今年以来,还有很多营销方式的尝试,比如短视频营销成为常规长剧的营销方式,很多作品剪辑成短视频在抖音、快手上面播放,并且传播非常有效。短视频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网络视听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面。

即将进入“十四五”时期,电视剧、网络剧的发展环境正在面对新的变化,中国的剧集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新的机遇。

变局体现在四个主要方面:第一是国际形势的改变。如今世界形势远比过去复杂,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改变,以及全球化面临的新挑战,影视和网络视听内容作为传播媒介,必然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第二是社会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多方面的影响,4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结束,我们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新常态。与过去影视行业得益于经济高速发展能获得一些经济支撑的业态相比,在稳定新常态下,影视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找到符合规律的以质量为重心的新形态。第三是媒介环境也在变化。现在从每天早上拿起手机到晚上放下手机,短视频、直播、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等都会抓取每个人的注意力。这个媒介环境对影视的接触方式、内容方式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四是技术的改变。随着高清化、5G化、互动化、沉浸化的技术发展,会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技术的改变会影响整个电视剧、网络剧等内容的发展。

世事变迁,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变,人们对优质剧集产品的期待不变。如何在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中,抓住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媒介环境的变化、技术升级的变化这一机遇,拥抱观众、扎根现实、尊重艺术、面向未来,将是对中国剧集行业的一次新的考验。

(本文根据首都影视发展智库、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清华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编写的《中国电视剧风向标报告2020》部分内容整理。作者尹鸿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首都影视发展智库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刁基诺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清华大学水木学者)

来源于人民网
分享: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