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

ACADEMIC

学研

ACADEMIC

第二届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青梅论坛”圆满闭幕
2021-04-26

扫码关注

分享:

青梅满枝时节,相聚金陵,以文会友。2021年4月17日,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传媒观察》期刊支持,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5校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青梅论坛”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60多名师生在春光烂漫之际,相逢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紫金楼。


(会场图)


论坛开幕式首先由轮值主办方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胡翼青教授致辞,胡翼青教授表示自己曾经就在“中国青年传播学者论坛”的交流中获益匪浅,如今,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新生力量的成长同样需要相聚一堂、以文会友的平台,“青梅论坛”正是这样一个供新传学子相互切磋和学习的学术论坛。


(胡翼青致辞)


随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传媒观察》期刊沈志强主编致辞,沈志强主编充分肯定“青梅论坛”支持年轻学子的寓意,并在期刊开设“青梅论坛”版面支持本次论坛;随后沈主编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写作”的理解,鼓励同学们在写作中成长,让论文成为自己的名片。


(沈志强致辞)


紧接开幕式的是两场主题演讲和此次“青梅论坛”的学术沙龙环节。


浙江大学传播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洪宇研究员为同学们带来了“互联网未来政治初探”的主题演讲。洪宇研究员介绍了后美国时代的全球互联网存在的各种危机与转机,尤其在传播技术与传播活动渗透进社会各领域的情况下,互联网已成为集中、放大、调整权力关系的全球范畴,互联网时代“技术-传播-社会”的三元互构,深刻影响着未来的全球政治格局。


(洪宇主题演讲)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王辰瑶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谈谈新闻创新研究——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主题演讲。王辰瑶教授介绍了新闻创新研究需要透过全球的“新闻业危机”反观诸己,在“不确定的救赎”中寻找可能性,并鼓励同学们在“田野”中研究新闻创新。


(王辰瑶演讲)


本次“青梅论坛”的主题为“新媒介与日常生活”,共收到稿件464篇,评审们在审评过程中对本学科涌现的各类选题感触颇多。因此,论坛特别设定了“向新媒体提问:关于新闻传播选题的碎碎念”学术沙龙环节。学术沙龙由卞冬磊副教授主持,闫岩、刘于思、温乃楠、乐媛、操瑞青、姚建华、袁光锋等7位来自不同高校和研究领域的副教授先后发言,向与会同学分享自己关于选题的所见所思所想,该环节气氛热烈,在吐槽中蕴含真诚的反思,激起现场巨大反响。


中国人民大学的闫岩老师提醒同学们不要将目光锁定在过于新鲜或宏大的理论和现象上,呼吁同学们使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规范性的训练,要意识到“习作”和“发表”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要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法。浙江大学的刘于思老师提醒同学们要在“有趣”面前保持冷静,从有洞察力的选题想法到规范的学术性写作,需要同学们提高自己的论证能力。南京大学的温乃楠老师聚焦“健康传播”领域,为同学们梳理出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后,健康传播领域主要有“新冠疫情期间的抑郁情绪研究”“疫苗接种信息传播”“后疫情时代的特殊群体”“健康不公”“新冠疫情治理策略”等研究方向。厦门大学的乐媛老师指出同学们在做研究时容易“止步于陈述句”的问题,提醒同学们要珍视自己的媒介日常体验,再“从体验中爬出来”寻找问题,把握“经验的下沉”与“理论的上升”之间的平衡。南京师范大学的操瑞青老师从新媒体与历史研究的路径提醒同学们学会“以历史的方式向新媒体提问”,关注社交媒体时代的私人书写和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的问题。


复旦大学的姚建华老师提醒同学们当下热门的“数字劳工”研究过度依赖“剥削-反抗”的研究路径,同学们要避免这种“贴片式研究”,而要将视野放宽至“被媒介化的劳动”,用多元化的想象探索数字时代的劳动研究。南京大学的袁光锋老师则提醒同学们要反思“研究建构的问题指向何处”,多追问研究问题的社会意义以及自己的研究对“当事人”的意义,鼓励同学们扎根到时代中寻找现象;在“情感研究”方面,袁老师认为研究者需要多思考情感与理性的关系,重视情感的概念化,并意识到“文本分析只是情感的表达”,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情感研究”仍需引入更多元的研究方法。


学术沙龙结束后,所有与会人员在紫金楼前合影留念。


(大合影)


下午,30篇入选论文被分为6个分论坛进行报告与评议。


分论坛一“媒介、文化与认同”,由南京师范大学操瑞青副教授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潘祥辉教授共同评议。五位参会者分别从观念、媒介复古、认同、日常生活的自我实践等角度切入研究晚清西式钟楼、胶片摄影、明星道歉、节日阐释等现象。五篇论文完成展示后,潘祥辉老师指出,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度阐释与解释不足,并分别为每篇文章提出具体修改建议。操瑞青老师高度肯定了文章的质量,但也指出文章存在着共性的问题,即表面上有研究问题,其实没有发现问题,他为同学们提供了两种解决路径,一是从经验材料向下出发,向经验材料提问,做“阐释的阐释、建构的建构、符号的符号”,二是需要建立比较思维,要用更一般性的视角看自己的文章,“不能陷在自己的文章里出不来”。


分论坛二“媒介、情感与实践”,由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陈科与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闫岩共同评议。随着社交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嵌入,人们如何在其媒介实践中注入不同情感、情感又何以影响实践,成为本会场作者们关注的重心。他们分别关注到了网络空间中的“哀悼”、“回乡”、“自拍”等既具学术关怀又具人文趣味的主题。陈科老师对两篇共同以“在线哀悼”为主题的文章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他们的选题角度,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如对于文章关键概念的阐述需加强、描述性统计之外更要做解释性研究。闫岩老师肯定了其他三篇文章的书写,亦指出了学术写作中的通病,即容易硬套概念及理论,写作者应当反复追问并抽象出其现象、疏通逻辑。此外,闫老师还指出,许多研究生写作时容易产生虎头蛇尾的情况,在结尾时无话可写。她提示了几种结语书写的办法:一,展望;二,特殊问题抽象到一般论述;三,讨论具有冲突性的问题。


(分论坛照片)


分论坛三“媒体、话语和政治”,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袁光锋副教授和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乐媛副教授共同评议。五位论文作者分别从情感、话语、意义和政治等视角探究了新冠疫情的政治传播、爱国粉丝群体、青年政治参与意愿、微博评论政治以及网络“删帖”现象。提报的论文选题的新颖性得到了两位老师的一致肯定,但其中的不足之处也在评议环节一并提出。


分论坛四“媒体、劳动与交往”,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孙文峥老师和复旦大学姚建华副教授共同评议。五位参会者们围绕数字劳工与交往等议题,集中考察了媒体对于自由撰稿人、抖音素人等群体及直播送礼、app监视、心流体验等现象的诸多影响。姚建华老师和孙文峥老师对每篇文章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并提供具体的修改意见。最后,姚建华老师以自己的研究举例,强调目前的“数字劳工”研究,值得关注的不仅在劳动层面,更要关注基于娱乐和乐趣形成趣缘共同体的层面,数字劳工研究不能为了批判而批判,要回到传播政治经济学,回到传播上。


分论坛五“媒体、社区与健康”,由南京大学王佳鹏副教授及中山大学张潮副教授共同评议。作者们分别研究了疫情期间的社区信任和自组织问题、在线健康素养对健康行为选择之影响、公众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网络问诊平台的医生身份建构等选题。张潮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选题价值,但认为同学在写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在文献综述中需多引用实质性文献,即概念间相互关系、和具体研究问题切实相关的文献,而非仅仅讨论概念定义的文章。同时,文章需要通过文献建构资料分析的框架,否则便容易落入杂乱的描述中。他还指出,由于网络问卷的近便性,许多关于“在线行为”的研究会发放网络问卷,但因此将产生不可忽视的系统性差异,可能严重影响样本的质量,研究者应当对此引起重视。王佳鹏老师则提醒作者在使用概念时需对其有足够确切的理解,例如“差序格局”的概念诞生语境是否可以迁移至作者的研究语境?“身份建构”究竟包括什么,为何不用诸如“话语表达”的概念来替代?即,研究问题是否可以真正和概念对应,还是仅仅出于未经深入考量的使用。


分论坛六“媒介、自我与家庭”,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刘于思副教授和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金萍华副教授点评。参会者们集中于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介技术对于代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自我呈现等诸多面向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论文提报。金萍华副教授对论文进行了详尽的点评,她指出日后的研究不应局限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宽广的选题。刘于思副教授随后从自己的学习和治学经历出发,就量化与质化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论文写作的细节等方面做出了精彩的分析,并希望在座的各位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对学术写作方式勤加反思。


分论坛结束后,各组评议老师根据论文写作和汇报情况,提名本组优秀论文,结合初评时匿名评审打分,产生本次论坛10篇优秀论文


(颁奖图)


在闭幕式上,下一届主办方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葛明驷副教授致辞,他充分肯定本次论坛的论文质量和组织工作,希望同学们明年继续支持青梅论坛。随后,来源于南京大学

分享: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