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

ACADEMIC

学研

ACADEMIC

寻找非遗|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宝方糕制作技艺
2021-09-14

扫码关注

分享:

按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古老记忆的延续,在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社区和群体与社会、自然的互动中世代相传,并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了归属感、认同感,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力。本次展示的是19级新闻系本科同学寻找非遗活动的系列成果,也欢迎更多热爱非遗的同学加入我们的寻找队伍。


        沪上常食甜,这一饮食传统由来已久。香嫩松软的甜食尤其是上海市民的心头好。新鲜制作的糯米糕点伴随谷物清香,不仅满足了上海街坊的口味习惯,也成就了民间流传百年的米糕手工制作技艺。落址七宝老街的“一品方糕”便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店。十多年前,它作为七宝方糕的典型代表被纳入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成为上海风味饮食的一张响亮招牌。

        七宝老街位于闵行区已有千年历史之久的七宝古镇。整条街由意韵十足的古建筑和丰富的风味小吃构成。“一品方糕”就位于七宝南大街28号。2003年七宝老街修缮以后,“一品方糕”才正式开始经营。但“一品方糕”的名头却可以追溯至清朝。传说乾隆皇帝南巡路过七宝镇时,南大街一间店面中雾气缭绕、米香诱人。乾隆皇帝忍不住停下脚步,走进店铺要了两块热气腾腾的方糕。香糯可口、甜而不腻的方糕立刻赢得他的称赞:“好糕!一品好糕!”“一品方糕”便由此得名。新世纪到来,随着古镇人口的搬迁,以往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蒸品方糕的手工制作技艺因“一品方糕”的坚持得到传承。“一品方糕”也因此承载起对口味与历史的双重追忆。

        七宝方糕需要糯米和梗米的合理搭配,辅以红枣、桂花、松子肉、冬瓜糖等时令佐料,经过打米—搓粉—定模—蒸糕的精细步骤而成。加工手艺自古而来,细节把控则与时俱进。年轻人和外地游客的到访为“一品方糕”带来新变化。天然食材悉数入糕,南瓜与紫薯让方糕品种变得更加丰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让重甜的传统方糕口味向清淡开始转变。不管发生多少改变,唯一不会改变的,是纯手工制作的始终如一。

        即使在工作日和雨天,游玩七宝老街的人们仍然络绎不绝。而“一品方糕”老店更是门庭若市,不少食客远道而来,想要品尝这古老且珍贵的方糕味道。伴随着制作窗口处传来的糅合与捶打声,门前嬢嬢的叫喊更显悠长:“七宝方糕,咪道老好了呀(味道很好),都来七七哇(都来吃吃),伐要错过啊(不要错过)!”

制作|丁欣雨

编辑|丁欣雨

指导老师|赵路平

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分享: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