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

ACADEMIC

学研

ACADEMIC

寻找非遗 | 一丝一线织就海派记忆——绒绣非遗传承人许凤英
2021-09-14

扫码关注

分享:
按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古老记忆的延续,在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社区和群体与社会、自然的互动中世代相传,并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了归属感、认同感,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力。本次展示的是19级新闻系本科同学寻找非遗活动的系列成果,也欢迎更多热爱非遗的同学加入我们的寻找队伍。


        许凤英,今年78岁,从事绒绣工作近50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绣的传承人之一。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坐落于幽静的汾阳路上,这是一座白色的欧式建筑,分设着织绣、雕刻、民间工艺三大展示厅。在建筑的深处有一间安静的工作坊,只能听见细细簌簌的针线摩擦声,这里就是绒绣展馆。房间内摆放着许多绒绣作品,有飒爽威严的“毛主席像”、色彩浓郁的“蓝色台布上的阔气摆设”、温柔静美的“圣母圣子像”……

        这里展出的许多绒绣作品多出自许凤英之手。许老师自从十八岁开始接触绒绣技艺,随后的五十年里,织绣成了她一辈子最专注的事情。许凤英谈起自己和绒绣的缘分,感叹道,自小为了贴补家用,分担养家的费用,就在中学毕业后进入高桥绒绣厂学习,也十分幸运地被送往上海工艺美术研究室深入学习针线技艺。

        一副绒绣少则几万针,多则几十万针,许凤英不怕吃苦,因为“专注”是一名手艺人独有的操守。许老师翻起桌上的绒绣作品集,如数家珍,回顾一生的绒绣织造经历,许凤英最记忆犹新的是为马来西亚的总统和总统夫人织造肖像,那一年马来西亚领导人访华,许多手艺人受邀为其绘制肖像,从剪纸、绘画再到织绣,各大作品都成为了中马友好建交的见证,自己十分有幸能够为两国友谊做出贡献,留下回忆。

        上海绒绣闻名海内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象逼真,色彩浓郁,层次清晰,被称为“东方的油画”。上海绒绣品种极为丰富,既可以生产生活用品,如座椅靠垫和地毯,还可以作为服饰箱包上的精美装饰,如今也发展到能绣各种领袖像、人物风景等大型艺术品。

        当天拜访时,许凤英老师正低头忙于织绣一副巨幅作品,为庆祝建党百年华诞,她接了一个绣制“中共一大会址”的订单,为了在七一建党日之前完成这副意义重大的作品,她不分昼夜地赶制,为了最大程度还原一大会址宏伟庄严的外观,她将图纸摆放在手边,每缝制一针,都会格外细致地琢磨图纸上的颜色搭配和针线走向。“即使织了这么多年绒绣,但这仍是一门钻不透的学问,要多花心思揣摩,才能织出好的艺术品。”

        制作一副绒绣作品需要几个月乃至几年的时间,长年累月伏在案前,重复穿针引线的动作,很容易患上腰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等疾病,但是这都无法消减一名手艺人对艺术的热情。工匠精神需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许凤英老师感慨着上海绒绣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现在的绒绣总是作为展品被摆放在博物馆,却鲜有人愿意真正关注和传承绒绣技艺,很少有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绒绣的年轻人,但是抚摸着面前赶制一半的作品,许老师仍然希望绒绣技艺可以薪火相传,时代不熄。



制作 | 张芷若

编辑 | 张芷若

指导老师 | 赵路平

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分享: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