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

ACADEMIC

学研

ACADEMIC

【师德师风典范】李珮: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2021-10-15

扫码关注

分享:

  2018年3月,喜讯传来。西南政法大学获批全国新闻传播学一级博士授权点,这是中国西部地区,继四川大学之后的第二个新闻传播学一级博士授权点,实现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以外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实现了重庆市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实现了全国法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博土点零的突破。

  

  回顾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办学历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易事。西南政法大学新闻学专业筹建于1994年,是在重庆市高校中最早设立新闻学本科(1995年),最早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最早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 和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 年)。2010年,学院更名为“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首次提出以全球新闻视角打造国内一流新闻学科、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法治新闻传播人才的办学理念。这次改革,也是我履新学院院长之后的第一次尝试。

  

  1.从记者到教授:走好自我转型之路

  

  2004年春天,我加盟了西南政法大学。此前的18年,我一直在新华社工作,主要从事对外新闻报道。那时候的记者工作,叫“跑新闻”,几乎每篇稿件都来自实际工作,都是深入采访调研出来的。新华社记者的看家本领是调查研究,吃透两头,即上能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下能搜集到来自基层的鲜活经验和典型,在此基础上寻找新闻主题,发掘新闻内核。在新华社工作的18年,我写下了两千多篇各类新闻稿件,并针对西部大开发、改进国家对外宣传策略以及提升党报影响力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调研报告多次得到中央高层领导的批示。

  

  “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变成了新华社大厦的一片砖一片瓦,现在我要将我的记者经历变成从事新闻教育事业的一块奠基石”。十六年前,我以新闻工作者的情怀开始了今天的新闻教育事业,这是我生命中一次重要的“转身”。我来到以法学闻名天下的西南政法大学,在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采写等课程。如何把多年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对新闻的热情和好奇心,培养职业的新闻工作者,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我工作的兴趣所在。

  

  但是这个转型,比我想象的艰难。在当时,一是业界的所有成绩在学界几乎都无法对标对点,包括我当时已是高级记者职称和新华社重庆分社副总编的职务,因此,过往的18年在高校被“归零”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不惧艰难,一切从“零”起步。一年后,我转评了教授。这一年,我创新教学实践,将校运会当成奥运会进行模拟在网上直播,这项实践坚持至今,已有15年了,最早参加实践的学生,近年已频频传出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喜讯。由我手把手带出来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仅进入新华社及各分社工作的就有近20位。紧接着,我和前任院长赵中颉教授一起在全国首开“新闻阅评”课,受到中宣部的首肯,这是西南政法大学最早的“课程思政”,以此为对象的研究课题也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在高校工作不止是教书,从事科研,提升学科水平十分重要,这是与我过去的工作完全不同的路径,对我来说,压力很大。不过,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这些年,在学院老中青教师的帮助下,我与学院共成长,融入到学科大发展的行列中。我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研国家级课题5项,主持完成重庆市重大委托项目1项。近五年,我出版专著1部、合著2部、教材2部,主编西南政 法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列丛书”三套共36部。

  

  2016年,我成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以外学科中第一名教学名师,2018年获得重庆市名师称号,2020年获得“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和“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这些荣誉,都应归功于我们的团队,是团队每个人的努力才搭建起了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平台。时至今日,在高等教育这片沃土,上深耕了十六年,我仍以敬畏之心从事教书育人,从事科学研究,我始终觉得自己在转型的路上还是一名“新兵”。

  

  2.从教授到院长:找准学院发展之路

  

  2009年1月,我竞聘成为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如果说当一名教授,只要自己活得潇洒的话,那么,当一名院长,则要带领一个团队干得精彩,必须做出一番让人刮目相看的事业。此前,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突出“主新辅法”的教育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法制新闻宣传人才,形成了新闻学和法学结合的独特学科交叉优势,已经具有很不错的业界声誉。

  

  怎么进一步发展?我当时的想法是,我们必须走一条顺应时代发展却又必须差异化的路径。因为在传统领域发力,我们肯定比不上许多老牌新闻院系,因此,必须走自己的路,哪怕再难。

  

  2010年,学院迎来一次发展转型。学校引进了我在新华社的同事,已是清华大学教授的李希光当学院名誉院长,学院对外更名为“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虽然我们地处西部,但“世界是平的”,不能囿于西部而裹足不前,必须提高站位,走上更高台阶。学院成立了“世界与中国议程研究院”“喜马拉雅研究所”等旨在推进国际交流与研究的科研平台,并对原先的办学理念进行了升级,将院训“媒介视野·法律正义·社会责任”升华为“中国立场、全球视野、法律正义、社会责任”。这一理念,既继承传统,又开创未来,在坚守主新辅法”特色的同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和“扩大开放”的大政方针,在新闻传播教育中融入全球化视角,学院加强与美国俄勒冈大学、瑞德福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等国际高校的合作力度,通过学生夏令营、教师互聘等合作项目,外国的教授走进了西政的课堂,我们的学生迈入了国外的教室。在李希光教授的带领下,西政师生的足迹开始踏上“一带一路 国家的土地。我们努力探索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法治新闻人才。

  

  近年来,顺应国家人权工作的需要,学院和学校人权研究院联合组建了“人权与舆论”的研究方向,完成智库研究报告。今天,我们的老师发展触及多方面,不仅能站好讲台,写好论文,还能做深度智库研究课题。

  

  事实证明,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是正确的。2010年,新闻学专业被确立为教育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获批重庆市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1年,新闻传播学学科成为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2013年12月,新闻学专业入选重庆市“三特行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5年“舆情传播与风险管理学科专业群”获重庆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群,2017年“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科群”又获重庆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群; 2017年,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入选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2018年3月,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获批全国新闻传播学一级博士授权点;2019年,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入选重庆市“一流专业”;2020年,新闻学获批教育部首批“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重大成就融媒体报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3.从院长到母亲:铺好学生成长之路

  

  屈指数来,全国新闻学院的女院长并不多,我是其中之一。性别的特殊,让我既感到工作的压力,也让我明白孩子的重要性。过去十年,学生们叫我“珮姐”,这几年,他们叫我“珮姨”,以后的学生会叫我“珮姥姥”,这声声亲人般的称呼,让我知道,教育最不该辜负的是学生。说句心里话,老师获得的荣誉再多,学院的排名再靠前,如果不能把我们的优势转化到学生身上,那既愧为人师,也愧为父母。

  

  教育是个良心活。对于学生,我的一个宗旨就是要求他们走正路。结合我们新闻专业来讲,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是立德树人的根基所在。新闻行业面临的形势在变,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个“指南针”“定盘星”不能丢,必须时时校准。

  

  我们的做法是,一方面,依靠学校在本科、硕士阶段统一开设的《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等基础课程,加强当代大学生基础性的政治教育,要求他们了解近代中国进程,学习马 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把握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成与实践价值;另一方面,我们开设了《马列新闻论著导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论述》等专业性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让学生正确和理性看待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各种新闻现象,去回答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016年,教育部官网首页介绍了我们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典型经验。2017年,学院还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讲习所”, 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在媒介技术和思维大革新的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也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不断丰富的媒介资源,逐渐成为新闻教育的知识宝库;不断投入应用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新闻传播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开放式教育平台”;不断深入革新的新闻传播产业,为高校的新闻教育提供了探索和前进的方向。

  

  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很难想象只懂新闻史和理论,却不具备新闻采、写、编、评等基本技能的学生如何适应职场考验。同样,也很难想象一个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不去拥抱新媒体。如何在不断发展的传媒行业安身立命?我以为,一方面,加大力度,建设高层次、高质量的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我们建设了涵盖演播、编辑、新闻节目制作等为一体的全媒体实验中心,中心形成采、写、编、播、产、学、研一条龙,满足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需要。目前,我们正准备对实践教学中心进行升级,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权传播融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另一方面,我们推出了诸多实践教学项目。2015年,我们与媒体联合推出“蓝鲸计划”,每年选拔本科生进媒体单位进行为期3-4年的贯通式实习,当年年底,该“计划”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2011年起,我们推出了“写在丝绸之路上的大篷车课堂”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实地采风,并传播中华文化,2017年, 该“课堂”获团中央“一带一路”暑假社会实践优秀团体奖。为纪念党的百年诞辰,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今年,我们又推出了“百年百人”红色新闻实践采写项目,我们的专业教师正带着学生按计划采访100位先进党员,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并作全媒体报道,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2018年学院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之一,是全国首批院校当中唯一的新闻传播学院。这既是对我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人才培养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自开启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学院协同党政班子成员、辅导员、专业教师等各类教育者,贯通“基础夯实、能力提升、精准培养”等不同阶段,覆盖课程、实践等不同教育环节,构建颇具特色的“三全育人”培养体系。我们有6门课程被评为学校“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

  

  4.从现代到未来:紧跟时代前进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当下的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新闻舆论工作作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秉持着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认清形势的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去谋划未来。2020年中央两次召开会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学校于今年1月批准成立“西南政法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传播研究院”,研究院将汇集成渝地区经济、文化、社会、传媒等各界人士,发挥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学术和人才优势,重点从城市传播、区域传播、发展传播、品牌传播等学术视角开展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各类项目、论文、著作、研究报告,并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大都市经济圈发展传播研究智库,服务国家战略。

  

  按照西南政法大学正在制定的“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我们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传统专业优势,解决本土发展的实际问题;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在教学 实践中实现跨专业、跨平台的深度融合,做出适应时代的理论创新,打造西南政法大学创新型“新文科”增长点。下一步,我院将以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框架,以新闻传播学学科为龙头,在保持与人权法学相结合的基础上,联合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哲学、公共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打造“新闻传播学学科群”,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和学术共同体,形成新兴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研创新基地,调整学科专业,凝练学科方向,鼓励学科交叉,重塑知识体系,并积极培育新兴专业和方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与实践、与国家、与国际、与时代的紧密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西政优势的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

  

  做院长这十一年,西政新闻学院凝聚成了一个向上向善的集体,大家齐心协力,助推着学院快速发展。我深深知道,在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只有团队的力量才是战无不胜的,院长既是这个团队的指挥员,又是这个团队的服务员。现在我的肩上担当着三大责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未来,这些责任将被团队的后来者接任,我坚信,他们会比我做得更精彩!

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分享: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