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

ACADEMIC

学研

ACADEMIC

2019年院长论坛 | 38所主流新闻传播院校院长们这样说…
2020-11-16

扫码关注

分享:

2019年院长论坛 | 38所主流新闻传播院校院长们这样说…

 

上周,我们发布了9位院长在中国新闻史学会二〇一九年学术年会——2019年论坛上发表的观点,今天,我们继续发布29位院长在论坛上发表的观点,以飨读者。

 

2019年院长论坛分八个主题板块进行,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本学科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人才培养的操作路线是怎样的?院系运营中的微观经验有哪些?来自国内外38所主流新闻传播院校的院长们现场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经验、探讨未来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教授

 

李本乾院长指出,技术的发展对行业的发展影响比较大,例如5G和人工智能:5G有五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带来了三大应用场景的变化,这样势必对我们新闻传播提出一些新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出现,对我们传播业也造成很大的冲击,特别是人工智能的三个要素,ABC,也就是算法、大数据和算力。

李院长认为,技术发展带来媒介融合,办学理念也相应而动:

一、办学要坚持4个面向:坚持人类未来,国家未来,产业未来,学术前沿;

二、三大路径:文理交叉、国际化、产学研,努力建设新媒体的STEAM学科结构。上海交大媒体与传播学院学科知识背景的架构是科学艺术技术、数学;课程设计上,希望建设培养出一个T字型的结构体系:T就是横向我们跨学科加宽、国际化,纵向提升深度,以期实现一个从P到P,即P从问题提出到实践的能力提升;

三、原创性努力:一个是知识原创,一个创意原创,一个是原创性的人才,一个是原创性的社会贡献。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红军教授

 

张红军院长提出了新闻传播学院建设发展的十个问题,并分享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解题思路:   

问题清单:

1. 如何建立既民主又高效的协商决策机制,以调动师生参与学科治理的积极性?

2. 如何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以解决项目合作难、论文合作难的问题?

3. 如何在学院内部有效激活研究所等学术组织?

4. 如何建立相对完善的研究性岗位人员淘汰机制,在促进他们快速成长的同时增强其归属感?

5. 如何解决年薪制教授与普通教授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或:如何解决非年薪教授的心态失衡问题?

6. 在绩效考核中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等的权重分配问题?

7. 如何在职称评定和绩效奖励时权衡好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关系问题?

8. 如何在现行体制下有效解决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行政性事务过多问题?如填表、审批、报销等

9. 如何在系科职能权限弱化的情况下,有效强化教学团队?

10. 如何解决媒介生态变化带来的实务师资更新问题?

思考和对策:

1. 确立突破点,凸显特色

上面列出的问题可能是共性的,但共性问题也有个性化解决方案。首先要认清的是:我们是谁?我们有什么?然后决定我们要做什么。

2. 建章立制,完善制度环境。

一是出台系列敬才重才的规章制度,并且按章办事、公正透明。二是加强服务、简化流程。三是设立预研经费,便于教师开展研究和交流活动;四是以项目制支持学术组织开展研究活动,形成激活各研究所、实验室的动态机制;五是建立本科教学团队例会制度、新生学业导师、班导师及面向本科生的值班咨询制度等。

3. 联合文科院系,积极争取学校支持。

4. 全员参与,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

 

韦路院长主要谈到了如何提升博士生项目的培养质量及国际化水准:

一、录取。第一申请审核,第二单盲录取,解决了公平性的问题和导师定向分配名额问题,导师双向选择可以视情况选择是否带学生。

二、培养。导师组培养模式,导师组负责学生的整体培养环节,包括独立研究、资格考试、开题、预答辩、答辩。其中,独立研究指每位博士生在导师组指导下完成一项研究设计,并提供一定经费资助。该环节旨在使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可以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从而为开题和论文写作奠定基础。同时,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生国际交流率超过100%。

三、文化。如何营造博士生培养的文化?博士生培养需要营造共同体的文化,特别是导师和学生组成的共同体文化。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包括为新生开书单并赠送书单书籍、组织师生共同赴兄弟院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

 

张志安院长立足于网络社会当中的信息流动和公共传播的体系,认为我们新闻传播教育和学科定位应该要做“三个三”:

第一个“三”:定位学科维度时重点考虑三个因素。

是不是立足了学术的前沿?

是不是立足了国家的需求?

是不是立足了学院所在场域空间形成学科特色?

第二个“三”:适应网络环境人才的三个核心能力。

融合叙事的能力,即把我们过去讲故事的内容生产能力,放到跨媒介平台当中进行跨媒介叙事。

公共连接的能力,是公共传播的核心之一,新闻传播始终要考虑内容生产跟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连接。

第三专业精神,专业学习、自我学习、社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专业的重要支撑。

第三个“三”:新闻传播院长的三个任务。

砍专业,必须做专业的整合而不能按照媒介介质去“去”。

聚方向,学院要聚焦自己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在中国要兼顾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即国家对新闻传播学科智库化的期待。

培育人才,我们要激发内部活力,为未来人才培养做储备,“引”和“育”对未来人才发展都特别重要。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支庭荣教授

 

支庭荣院长介绍了所在学院的特色化发展的想法,他指出,目前所在学院有5个人才培养方向,其中3个在转型:新闻专业转向融合新闻、广告专业转向数字营销传播、广电专业转向视听传播,另外2个方向是:公共传播、国际传播。

支院长介绍,所在学院打造三个重点研究创新团队:视听传播团队、计算传播团队和国际传播团队。此外,广州作为一个改革开放前沿,也是舆论斗争的前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区域传播方面将加大研究力度,特别是在港澳台传播方面的研究,以期更好地回应国家的要求和时代的挑战。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晓锋教授

 

张晓锋院长从学术交流的维度分析了学科建设的一个方面。全国新闻传播学术交流存在着时间、地域不平衡的现象,每年10至12月的会议占到55%,北上广召开的会议超过50%。在学术会议总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品牌类学术会议在急剧下降,这反映了在特色聚合的前提下如何保持品牌可持续性的问题,值得关注。在学术会议议题中,新闻传播教育类的会议占到将近20%,反映了新闻传播学界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也凸显出新闻传播教育的阶段性焦虑。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的学术会议中有将近10%的研究生论坛,这股新生力量令人欣慰。

张院长指出要“通过学术交流的提质增效,来聚焦服务于我们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并提出了两点建议:

一分一合,如何适度分流分区,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学术交流的协作性。

一升一降,要提升学术会议品牌、特色,降低散点会议。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姜红教授

 

姜红院长主要谈论了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如何与书记配合治理学院的问题。她建议除了办全国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论坛之外,再举办一个新闻传播学院的书记论坛,建立一个新闻传播的书记共同体,探讨书记和院长融合治院的话题。

她结合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微观经验”,认为一个好的学院要靠好的团队来带领,而好的团队首先要有好的搭配,有一群好人在一起共事。目标一致,分工明确,制度清晰,互相尊重和补台。在团队和谐的基础上,打破一些行政的条块思维,共同谋事、做事、成事。遇到学院发展的大事,党政高度融合,举全院之力,力求所有;遇到既和党建相关,又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相关的选题,党政联合互补,尽力挖掘资源,一鱼多吃,但求所能。比如在马新观的教育,部校共建的系列活动,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这种党政融合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就能产生“党建+”或“行政+”的效果。在构建共同体之前要先做成一个沟通体,一切的问题、误会都是沟通不畅造成的。在拥有一致的价值观的前提下,沟通大于一切。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院长彭祝斌教授

 

彭祝斌院长对人才培养的操作路线进行了探讨,认为新闻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有三个维度: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

他提出要重视科研育人,关注本科生学术能力的培养,为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培养苗子和可造之材。他认为科研是大学生创新训练的重要路径和方式,“科研育人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所有的本科生都去搞科研和发表论文,而是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者为探索者;二要着力培养学术思维和批判思维,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三是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需求,发现和培育科研新人”。

对于怎么实现本科生学术能力的提升,他建议从三方面来考虑:一是建立科研引导机制,鼓励老师让学生参与他们的科研项目;二是建立科研指导机制,给本科生配备科研导师;三是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实施科研成果奖励和升学推免优先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教授

 

漆亚林院长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尚且缺乏感恩教育,其实感恩教育它不是一门课程,而应渗透、浸润在各个课程和教学当中。感恩教育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新闻学科建设当中有一个人文精神的关键词,人文精神首先是尊重生命、尊重彼此、尊重他人,还有幸福正义。

 他从新闻教育转向的角度提出三个着力点:

一是为了谁,回答伟大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部卓越计划2.0意见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家国情怀放在首位,而不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培养新闻传播人才要面向人本身,立德树人,进行人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还要注重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调和。

二是我是谁,回答新闻传播教育师资建设的问题。关键是如何解决存量和增量的问题。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吸引人才,孵化人才和人才转型,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教师结构。社科大推行的是“教师+”组团上课,组合社科大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人大新闻学院等高校的优秀教师进入课堂。

三是依靠谁,回答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依托力量和培养的问题。因地制宜,凝聚特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传媒学院的特色是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跟社科院的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力争获得国家项目支持、社会资源支持和先进技术支持,社科大新闻教育正在形成教研融合、深度国际化、本硕博资源一体化、学业导师制等特点。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姚泽金教授

 

姚泽金副院长针对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路线操作图分享了“两个基点”和“三个探索”。

“两个基点”:第一个基点:需求决定生产,目前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在整个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里面得到体现;第二个基点:立足新闻传播主流学科坚持特色优势发展,政法大学立足于本校的办学资源和特色,在人才方向的选择上,更多地偏向政治传播、法治传播,还有传媒和文化产业的管理与规制方向。

“三个探索”:第一个探索是对人才模式的改变,提出一个“四跨”的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一个跨就是跨学科;第二个探索是重构教学体系。7年前我们把课程教学体系重构为信息收集、内容生产、传播技术、媒体运营、管理规制以及跨文化传播的一套课程体系,但我们的课程体系与教育部核心课程的质量认证有些不一样,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三个探索是夯实了新闻传播的同步实践教育体系。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执行院长陈丹教授

 

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

分享: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