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

ACADEMIC

学研

ACADEMIC

探索前沿,守正创新 | 虚拟主播教学研讨会顺利开展
2021-10-21

扫码关注

分享:

        2021年10月19号日上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虚拟主播教学研讨会”在传播学院举行。上海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申䒕雅”工作室负责人刘骁吉老师、“螳螂慧视” 中国区战略总监顾况坤女士、韩天博先生一行与我院陈虹教授、沈嘉熠教授及各位同学展开了深入交流。研讨会以融媒体时代下虚拟主播的实践及应用为主题,重点讲述了上海电视台首个虚拟新闻主播“申䒕雅”的诞生历程以及虚拟主播实现的技术手段。此次研讨会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虚拟主播,同时也为同学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启示。

“申䒕雅”周边文创

        刘骁吉老师首先就“申䒕雅”的诞生及发展做了全面的介绍。刘骁吉老师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视频案例,向同学们展示了机敏灵活、专业素质完备的虚拟主播“申䒕雅”。此外,刘骁吉老师进一步介绍了“申䒕雅”名字、头发、服装、语言、动作等多种要素的由来,及其偶像IP打造过程,让同学们了解了二次元虚拟主播“申䒕雅”背后的文化含义和运作模式。刘骁吉老师表示,“希望能通过‘申䒕雅’展现不一样的新闻主播形象,为新闻播报和跨界联动创造更多可能。” 刘骁吉老师的分享给同学们带来了诸多启发,也在现场收获了一大波的“申煎包”(“申䒕雅”粉丝的别称)。

刘骁吉在和同学们分享“申䒕雅”的故事

        研讨会上,同学们与刘骁吉老师就“虚拟主播”是否会取代“真人主播”进行了深度交流。徐文漪同学认为“申䒕雅”的二次元特征显著,并不适用于所有场合的新闻播报,尤其是在访谈节目中,只有真人主持人才能与嘉宾之间形成情感的互通,进一步打动观众。胡文婧和韩弈同学也分别就这个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陈虹老师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指出,智能时代真人主播与虚拟主播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只有两者协同联动,才能实现传播功能的最大化。

同学们就“虚拟主播”是否会代替“真人主播”分享观点

        随后,同学们前往参观传播学院沉浸式3D全息影像实验室,通过近距离观察和体验,初步了解了虚拟形象的采集技术。参观后,有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构想,20级播音专业韩弈同学提议设计虚拟女友,通过虚拟场景拼贴和脱口秀的方式展现生动的女友形象,并以此来映射人们的现实生活;王小丫和陈令仪同学提出古典舞发展史介绍的科普视频构想;唐艺馨同学则希望通过虚拟形象介绍上海的老建筑,带人们回顾老上海的温馨记忆和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螳螂慧视”的各位专家对同学们大胆新颖的设想表示肯定,并根据实践经验,从技术可行性和操作性层面指出了“想法落地”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完善的方向。

同学们参观沉浸式3D全息影像实验室

        研讨会后,与会老师通过“午餐会”的形式简要交流了项目方案,并对虚拟主播的技术实施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沈嘉熠教授指出:从3D影像的语音、动作捕捉到后期特效制作,虚拟主播的最终作品呈现是一个多方协作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打磨。陈虹教授对本次研讨会总结道:虚拟主播的出现无疑会给新媒体行业带来一些改变。它为播音主持专业的转型提供了路径,也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虚拟主播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情感缺失、表演机械、成本极高、场景单一、即兴不足、认可度低等。华东师范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作为专业教学的前沿阵地,应该首先做出改变,拥抱新时代的机遇,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用当其时”。希望通过虚拟主播的相关实践,可以探索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双一流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与会老师以“午餐会”形式作进一步研讨


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分享: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