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

ACADEMIC

学研

ACADEMIC

考古与重建:专家共话国际新闻传播的新史观、​新技术、新生态
2021-11-22

扫码关注

分享:

2021年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年会合影

受突如其来、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博弈正在加剧推动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国际舆论场上的交锋更加尖锐,话语权的争夺更加激烈。“探求变局之章法,必得以史为镜鉴。”11月6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承办的外新史学会年会在湖北武汉举行。会议以“考古与重建:国际新闻传播的新史观、新技术、新生态”为主题,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线下会场设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演播大厅,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武汉高校从事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线下会场。来自全国高校新闻传播学领域近400位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共同探究当今国际传播破困局之解,开新局之策。

 

外新史学会首任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镇之教授

会议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詹健主持。外新史学会首任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镇之教授在致辞中对本次会议主题表示了高度赞赏。她认为各分论坛中除了耳熟能详的国际传播、跨文化、信息战等主流话题,还有很多有意思、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希望与会学者共同将国际传播、中外交流的学术研究推向新的高峰。

外新史学会第二任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

外新史学会第二任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表示,“考古与重建”这一会议主旨是当下新闻传播领域富有创意的思考维度。从冷战传播过渡到共同体传播有三个前提条件:面对共同问题,基于共同利益,认同共同价值。其中达到共同价值的认同较难,这也是外新史学会的使命和光荣所在。


 

外新史学会现任会长、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

外新史学会现任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梳理了过去一年来外新史学会的主要工作,包括筹备此次年会和中国新闻史学会分论坛。同时,姜会长对与会专家的支持和学会同事的通力合作表示感谢,对学会未来工作表达期许。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成立于2008年,是中国新闻史学会麾下历史最久的二级专业学会之一,硕果累累,成就卓然。本次年会叩古问今,溯源百年变局的形成根源和生发机制,寻求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破局之解,意义重大。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尹韵公教授

“实现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既要‘接招’也要‘应招’,要旗帜鲜明发出中国声音,兼顾自塑与他塑。”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尹韵公教授以《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思考》为主题发表演讲。尹韵公教授认为,习总书记自十八大到今年的5·31讲话,中国国际传播观发生了从“推进”到“加强”、从“效果”到“效能”的变化。“效能”作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新判断与新表述,与国际形势变化与国内实力增强分不开。中国国际传播工作开始注重整体全面的优化而非某方面的局部提升,旨在系统目标的实现而非单一目标的实现。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

“新闻传播史课程是通识课程与专业实务课程间的中介,是弥补与专业相关的人文教育,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强化其历史洞察力,关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就《新闻传播史课程的知识建构》发表主题演讲。张昆教授基于当前新闻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设计思路:一是以“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构建新闻传播史课程体系;二是面向所有专业设计寰球视野、中外合璧、古今贯通、史论结合、全媒融汇的学科基础课;三是探索媒介考古、媒介史、思想史、制度史、国别史、断代史等专业选修课设计。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共产国际的国际传播》。一是以明确的思想引领传播,共产国际在美国国内种族问题、法国共产党提出的土地问题、欧洲各国共产党是否参与议会选举等重要议题进行引导。二是规章制度指导传播,《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中部分规章对党报党刊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三是以人为媒嵌入式传播,共产国际依托于远东局采取以人为媒的“嵌入式”传播方式。四是利用出版物广泛传播,包括共产国际机关刊物《共产国际》杂志、苏俄报刊等。程曼丽教授认为共产国际的国际传播促进了革命事业的发展,但其后期的一些失误,给国际共产国际运动也带来消极影响。

 

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润华

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润华发表了题为《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三个层面》的主旨演讲。唐润华教授将国际传播效能的内涵解读为两个方面:效——完成任务的效率、效果、效益;能——完成任务的能力、质量。唐润华教授认为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同时发力:宏观战略层面,以整体传播催化协同效应,促进传播主体全民化,传播管理一体化;中观理念层面,以共情传播促进目标达成,传播理念要遵循人类共同价值观念,传播内容要回应人类共同关切,传播方式要运用人类共通话语;微观策略层面,以精准传播提升传播效果,针对不同传播主体、不同传播对象、不同传播形态采取不同传播策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

“对‘中国问题’的分析与解码将成为全球发展探寻‘现代性的不同选择’的关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以《解码全球传播中的“中国问题”:基于ACGT模式的分析》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史安斌教授认为应将“中国问题”视为一个范式,聚焦于全球传播中的中国问题,强调“中国之世界”的新视角。史安斌教授据此提出ACGT的模型,认为中国国际传播实践应该依托数字丝绸之路,以“转文化思维”接合当地语境,提供全球公共产品践行“共同善”,以“包容全球化”塑造全球影响力,以“技术共享”推动中国技术和治理标准走出去,填平全球南北方“数字鸿沟”。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

“比较研究的使命是为了揭示传播关系的存在和存在的传播关系。比较新闻学的重建要回归比较的逻辑,即平等地汇聚在一起,尊重彼此的差异。”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分享了题为《全球本土化视野的新闻比较》的主旨演讲。单波教授基于如何在建构全球与本土的关系中重建比较新闻学提出了几点思考:一是去西方化的新闻比较,包括破除现代化比较的思维定势、反思并解构“南方-北方”二元对立的新闻传播的权力关系、建构“全球南方”视角、聚焦媒介内容全球流动与反流动等四个思维趋向;二是再西方化的新闻比较,世界普遍主义成为解决东西方分歧的新的可能性,“再西方化”理论努力扩展解释范围,寻找解释全球新闻业的力量;三是情境化的新闻比较,分为客观情境、主观情境和关系情境三个研究路径。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吴飞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吴飞的发言主题为《数字时代公共传播的危机与秩序重构》。吴飞教授认为数字时代的公共领域应重视传播技术的重要作用。数字时代多元的行动者难以达成共识,对传统的共同体概念提出挑战。吴飞教授以疫情时期中美传统媒体信任度的下降为例,阐释了数字公共空间的信任缺失与社会撕裂。新媒体技术平台上充斥大量仇恨的、愤怒的、偏见的情绪性语言,自由与秩序陷入困境,多元化空间既可以为弱势者发声,但也可能导致社会割裂,大量的有关数字鸿沟方面的研究就揭示了这个不平等问题。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胡翼青教授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胡翼青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达拉斯·斯迈思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国际传播观》。胡翼青教授指出,达拉斯·斯迈斯的国际观体现在大众传播媒介与意识形态工业之间的关系,美国正是通过意识形态工业支配整个世界。斯迈斯深知媒介传播技术在意识形态工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在研究中却恰恰回避了这一问题,从而为传播政治经济学埋下祸根,导致这一脉络的研究只关注政治、经济的作用,而忽略了媒介技术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永华教授

“国际假新闻是新闻在跨越国界的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虚假现象,包括无事实根据的假新闻和具有事实根据但部分要素失实的假新闻,也包括社交媒体时代网上传播的虚假信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永华教授的演讲题目为《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战:被计算的国际假新闻》。赵永华教授认为造成国际假新闻大规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信息战,计算宣传使用算法、自动化和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操纵公众舆论,旨在在社交媒体网络上故意散布误导信息。赵永华教授指出,国家行为体、国际组织、社交媒体平台、用户要多方协作建立全球治理框架应对以计算宣传为特征的新信息战。就中国的本土应对而言,要从提升技术、研判涉华舆论、开展国际合作着手。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谢庆立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谢庆立教授以《“蛮夷之辩”:早期在华英文外报媒介议题考察》为题进行了发言。谢庆立教授分享了在华英文外报中使用“夷”的早期历史。围绕中文“夷”字, 19世纪早期在华英文外报展开持续数年的报道和讨论,“夷”字原有的内涵被颠覆,其意义被西方重新建构。他认为通过持续数年的“蛮夷之辩”,在华英文外报不仅达到了为西方正名的目的, 而且把中国置于野蛮的定位,加剧了中国在西方的形象的负面性。在华英文外报参与重新建构这一时期的中国形象, 取代了中国向西方传播中国形象的话语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马凌教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马凌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以博物馆为媒介:新时代国际传播的一种方法》。马凌教授指出,新时代以来,我国博物馆以自身为媒介,在建构国家历史、加强公民身份认同、传播国家文化形象、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展览从原本单一的异族文化展示传播逐渐转向多文化交融共鉴的融合叙事传播。在风云诡谲的国际政治局势下,新型博物馆能够突破传统媒介的国际交流僵局,推动建设“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特色国际传播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向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向芬以《冷战观的话语生产、权力运作与知识传播》为题进行了发言。向芬从知识传播的视角,展现了学界冷战研究派系的演变。冷战观的话语生产与知识传播,体现了西方话语和学说借助于政治操作、媒体影响和学理论证一直处于出超的地位,而中国则是处于跟随地位。向芬认为我们需要了解话语的特定语境、辨析话语陷阱、考察话语价值立场、明晰话语思维方式,形成具有主体性的话语符号和认知框架,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云端大合影

在主旨论坛后,下午在腾讯会议室进行了四场分论坛。分别围绕“国际新闻传播的新史观与新技术”“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创新”主题进行探讨。分论坛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辜晓进、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纪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骆正林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开和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马凌教授、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沈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陈薇担任评议人,来自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30多位学者发表演讲,共400余位参会者在线交流。

会议闭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唐海江教授主持。分论坛评议人对各自会场进行小结,马凌教授代表下届年会主办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向大家发出盛情邀请,期待来年相聚上海。唐海江教授表示,被外新史学会自由、热情、包容的学术氛围深深感动,期待学者们在国际传播领域乘风破浪,再结硕果。

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分享: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