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

ACADEMIC

学研

ACADEMIC

2020年大夏批判传播学国际论坛第四场 | 看见什么:五幅图像的(不)可见性
2020-12-02

扫码关注

分享:

8月11日上午,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主办的“2020大夏批判传播学国际论坛第四场”讲座在ZOOM会议平台举行。本次讲座由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传播系张正平(Briankle G. Chang)教授主讲,主题为“看见什么:五幅图像的(不)可见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众传播学系杨祖珺教授作为回应人进行点评。讲座由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致辞,林哲元副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通过五张图像分析关于可见性和不可见性之间互相牵连的关系。张老师指出,他把列举的五幅图画看作example,看作detail,从而来探讨image(图像)的概念。随后,张老师进一步阐明了他对image的看法,强调image是一个occasion,一个事件,而不是线条等表现出来的图形。进而,张老师指出,image是一个使图像得以呈现的机会,图像的生成过程中有一系列的行动和生产,有一个竞争的概念。因而可以把image看作一个战争的场域,影像就是一张白板,一张白板向所有投射敞开,人们的欲望和观念在这张白板上进行斗争,影像的形成就是这些欲望和观念的定格瞬间。所以,张老师强调,图像学要研究不同观念的碰撞,而不是图像的线条之类的,分析image就是要分析图像生产的一系列工作。在阐述完相关的概念后,张老师进入到对具体的五幅画的分析,论证图像的生产性质。

在点评环节,杨祖珺老师从两个角度进行回应,首先是对张老师的演讲内容做了知识来源的整理报告,其次就看的欲望和看的可能性关系、传播哲学的当下运用等问题与张老师进行交流。讲座最后,张老师就image的概念释义,德勒兹、德里达理论对图像的观点回答了部分同学的提问。


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分享:

扫码关注